校長的話2021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新學年伊始,衷心祝願大家有美好和豐碩的一年,在品德、智慧和知識上與日俱長,在生活裡充滿上主所賜的平安與喜樂!
今年學校以天主教教育五個核心價值之《生命》為主題,希望大家能重視生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和熱愛生命。
還記得開學祈禱會上,我以《生命是尊貴和獨特的》為題,與大家分享收銀機能以大數據的影像來辨認錢幣,各位同學只要留心自己成長的一點一滴,也能擁有大數據的資訊來探索自己、認清自己。連錢幣都能被辨認出是獨特、尊貴和具有價值的,更可況是人呢!我們每一位都是獨特和尊貴,值得被尊重的。
今年暑假,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中的傑出色表現激勵了全港巿民。不論是最後取得金牌的張家朗或是最後只能屈居第四名的輪椅團體劍擊隊運動員余翠怡,都讓我們肯定:「只要堅持,甚麼事情都可以發生。」他們都在只差一分就輸掉賽事的嚴竣形勢下,當承受著沉重壓力的時候,仍能保持最佳的狀態,專注打好了每一劍,一分一分的追上去。我懇請同學以他們作為典範,專注學習,迎難而上,一步一步的向目標邁進。
兩位傷殘運動員的說話十分值得我們反思:11歲患骨癌後截肢的余翠怡在落後37比40時坦言曾有放棄念頭,她說:「但上到場,無論多怕,多想放棄,都要堅持。比賽和生活上其他困難都一樣,放棄很易,堅持很難。然而,堅持了,結果未必如你所願,但都值得回味。」10歲的時候因一次火車意外失去雙手,最後決定用口持球拍,用腳拋球發球的埃及傷殘乒乓球名將,伊巴謙哈馬杜(Ibrahim Hamato)接受訪問時說:「所謂的缺陷不是失去手或腳,而是缺少一份堅持去做你想做的事。」
今年我送了印上耶穌在山中聖訓講論的真福八端咭給大家:「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到飽飫;憐憫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心裏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這八端真福的要求就是生命的圓滿和豐盛,是極高生活的準繩和標準,為平凡人來說,實在是不可能(impossible)達致的要求,但是不可能仍然是有可能的(I’m possible!)。
雖然我們是健全人士,無須面對他們身體殘障的限制,但他們那份永不說不(Never Say Never Again)的精神,以沒有什麼是不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的心態,努力不懈,建立良好的價值觀,不斷成長。
我們能辨認出我們每個人,你和我的生命也是獨特、尊貴和值得被尊重的嗎?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源於天主的創造,天主賦予每個生命「自由意志」,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並應為所選擇的承擔責任。當人有選擇的自由,就自然能活出獨特個性。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願意為所選擇的承擔後果和責任,願意承擔責任的就值得被尊重。
期望各位能訂好今年的目標,努力以真福八端的準繩,活出生命的尊貴和獨特,讓我們努力邁向更璀璨的人生。
郭富華校長
2021年9月
——————————————————————————————————————————————————————————————————————————————————————————
校長的話2020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迎接新學年,先祝大家身心康泰,精神飽滿!
過去一年,我們經歷了極度艱難的學年,除了社會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更令學校長期停課,我們面對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新挑戰。
早前因著疫情學校已停課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到了今天新學年開始的日子,又因疫情第三波,使同學們仍無法返回學校進行實體上課。有見及此,學校計劃以實時網課代替面授課堂,並盡量維持正常的學習節奏,務求更全面照顧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需要,我們亦預料這情況可能會維持一段頗長時間。
面對前所未有的教育新常態,老師、學生和家長們都承受極大壓力。然而,透過網絡學習,其學習的成效,實在有賴同學們的自律和自主性。
各位同學,我深信如果你們能做好以下五項要求,你們的學習就不會受任何外在環境所影響了。
1)作息有序:戒除夜訓習慣,定時睡覺,定時起床,定時飲食。
2)恆常運動:每星期最少兩次,每次最少30分鐘,進行能提高心率至每分鐘130下的運動。
3)自律自主:躲避誘惑,專心上課,主動預習,按時完成家課,定期溫習。
4)主動發問:積極回應老師課堂提問,遇有不明白要主動發問。學會發問,才能掌握學問。
5)訂立目標:最後,亦是最重要的,要對自己的學習有期望、有要求,為自己訂下進步的目標。
今年開學第二天的早會,我同大家分享了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 3:1-9,內容如下:
「其實,阿頗羅算什麼?保祿算什麼?不過只是僕役,使你們獲得信仰,每人照主所指派的而工作:我栽種,阿頗羅澆灌,然而使之生長的,卻是天主。可見,栽種的不算什麼,澆灌的也不算什麼,只在那使之生長的天主。所以栽種的和澆灌的原是一事,不過各人將要按自己的勞苦領受自己的賞報。我們原是天主的助手,你們是天主的莊田,是天主的建築物。」
同學們!其實你們的學習也是如此。
老師就好像經文中提及的栽種者、澆灌者。然而,使植物生長的,或使你好好學習的,卻是天主,即在你心中的天主聖神。
因此,老師講授學科知識,給你們功課,擬定考試試題,都不算什麼。其實,能使學習有所成效的卻是同學,你自己!
保祿宗徒說:「人將要按自己的勞苦領受自己的賞報。」同樣地,同學們也將要按自己的付出或努力,領受自己應有的成績。
老師原只是學習的助手,同學才是「學習的主人」!
同學們!你們是天主的莊田,是天主的建築物。只要你願意,天主聖神就會賜給你聖神的智慧,去學董各科各樣的知識。
最後,雖然疫情迫使人與人之間保持社交距離,減少接觸,但我和老師們的心卻時常掛念同學,疫情無阻我和老師們的教學熱情。
我期望每位同學都能突破網絡的障礙和限制,做自己學習的主人,努力充實自己,裝備自己,為自己的成長和未來作最好的準備!

讓我們為這個新學年祈禱:
願這個疫情早日減退!
願上主祝福你們,保護你們!
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們,仁慈對待你們!
願上主轉面垂顧你們,賜你們平安!
(戶6:24-26)
郭富華校長
二零二零年九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長的話2019
各位同學,大家好!新學年又開始了,大家準備好開學的心情嗎?這個暑假我特別掛念你們,特別擔心你們,我在想你們在這個暑假過得怎麼樣?做了些什麼事情?過得充實嗎?有意義嗎?
你們感到「安全」嗎?為何感到「不安全」?因為感受不到「愛」?沒有愛地方何來安全感?
什麼是愛?
《格林多前書》13章,保祿宗徒說:
『我若能說人間的語言,和能說天使的語言;但我若沒有愛,我就成了個發聲的鑼,或發響的鈸。』
『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奧秘和各種知識;我若有全備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沒有愛,我什麼也不算。』
『我若把我所有的財產全施捨了,我若捨身投火被焚;但我若沒有愛,為我毫無益處。』
『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永存不朽,而先知之恩,終必消失;語言之恩,終必停止;知識之恩,終必消逝。』
學校是一個怎麼的地方?
學校是一個「安全」的地方讓學生「學習」和「成長」;是年輕人的「第二個家」。
校園裡要有「愛」和「溫暖」、「包容」和「體諒」。
學校亦是年輕人在踏足社會前的一個「訓練場」。這裡「容許」學生「犯錯誤」;這裡「鼓勵」學生「嘗試」;這裡「讚賞」「表現優異」的學生;也「接納」「力有不逮」的學生。
不論今天我們所面對的環境是怎麼的混亂、不和、撕裂、對立、仇恨、敵對……也好。我希望學校是一個充滿「愛」的地方,讓同學感受到「被愛」和「被尊重」,從而學生能有能力「去愛」和「去尊重所有人」。
『願上主祝福你,保護你;願上主的慈顏光照你,仁慈待你。願上主轉面垂顧你,賜你平安。』(戶 6:24-26)我們就是需要這份來自天主的祝福和眷顧,也願這份平安的祝福臨於我們每一位和我們的社會。
主佑!
郭富華校長
2019年9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長的話2018
